鋼鐵絲路串起中國-東盟“朋友圈”


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集裝箱列車鳴笛啟程,75萬標箱貨物半年內奔向東盟國家﹔中越班列裡的380多種“中國造”,正以每周14列的頻次跨境穿梭﹔防東鐵路的動車上,中越游客笑著交換特產……
今年上半年,廣西對東盟進出口額突破2060億元,佔全區外貿“半壁江山”。鐵軌延伸之處,貿易的齒輪在轉動,友誼的紐帶在連接。
高鐵通到邊界線
7月24日,新建憑祥東站完成最后的外牆玻璃打膠。施工負責人貢宏要抹了把汗,臉上露出笑容:“歷時420天,崇憑段站房建好了,年底就能通車。”
作為南(寧)憑(祥)高鐵最后一段,崇(左)憑(祥)鐵路通車后,南寧到憑祥的時間將縮至1個多小時,並且這條鐵軌預留了延伸至越南的條件,為日后實現高鐵跨境留下伏筆。
鐵路延伸,跨境互通,這個約定在中越鐵路史上寫了70年。1955年8月,首列聯運列車駛過友誼關,至1978年的23年間運送了58.9萬人次、1732萬噸貨物。老鐵路人常說,那時的蒸汽火車頭,煙囪裡都飄著兩國話。
鐵軌越織越密。2013年,田(東)靖(西)鐵路全線貫通運營,靖西站30公裡外就是龍邦口岸,農產品當天就能從越南擺上中國超市貨架﹔2023年底,防(城港)東(興)鐵路通車,中國高鐵第一次直抵中越邊境,東興到防城港的時間從1小時變成19分鐘。
廣西處於對接東盟的最前沿,如今鐵路網已有11條高速鐵路、12條普速鐵路,像毛細血管般深入邊疆,把西南腹地與東盟市場緊緊連在一起。
25省貨物暢通出國
7月23日,陸婷瑤盯著集裝箱被穩穩吊起。這列從南寧出發的列車是一趟物流總包列車,滿載的板材抵達欽州港后轉海運發往越南海防港。
“以前依賴公路運輸至港口,再通過海運運至越南海防港,運輸過程各環節大多相互獨立,手續煩瑣、成本高、時效不穩定。”往事歷歷在目,作為物流公司中越項目負責人,陸婷瑤喜上眉梢,“物流總包一次委托,一單到底,省心又高效。”
在南寧國際鐵路港,楊波的手機響個不停。這位物流公司總監剛接了個訂單:“華東的發電機配件要走中越班列,越南客戶催著投產呢。”他的票據上,貨源來自全國25個省區,“最遠的貨從黑龍江來”。
為讓貨物“跑”得更快,鐵路部門動了不少腦筋:貨車牽引噸數從1000噸提至1300噸,南寧到河內的時效壓縮到14小時。今年上半年,中越班列已發1.8萬標箱,同比增長283%。
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班列也在提速。24條圖定線路上,1.1萬種貨物享受優價政策。上汽通用五菱的配件專列,3.2萬標箱零件運到印尼、越南,就地組裝成新能源車,再銷往東南亞其他國家。
跨境“串門”夕發朝至
“178個團!”防東鐵路東興市站副站長王作棟在東興市站的記事板上又畫了道杠。7月以來,這個邊境小站就接待了這麼多旅游團,其中150個來自越南。
站外的北侖河上,中越界碑靜靜矗立。防東鐵路通車后,河兩岸的居民發現,跨國串門變得更有吸引力了,越南芒街的游客經東興口岸入境,可乘動車暢游中國。
為方便游客,鐵路部門把動車從每天6列加到14列。7月1日起,東興開出的動車第一次直達西安、廣州,四川游客坐著高鐵就能來看界碑,越南游客乘動車可直達“天府之國”。
朱燕平的旅行社裡,新線路圖鋪滿了桌子。“剛和越南伙伴通了電話,他們想開發‘高鐵+邊境游’產品。”這個東興本地旅行社的負責人笑著說,現在公司的客戶裡,有一半是來中國看長城、逛熊貓基地的越南人。
5月25日那天,伏先生特意買了張南寧到河內的火車票。時隔5年,這趟國際列車恢復開行,讓在越南做廠房租賃的他感慨不已:“夕發朝至,早上到河內正好談生意。”
近兩個月,有來自20個國家的4000多名乘客乘坐這列火車。緬甸商人帶著翡翠樣品,意大利游客背著相機,中越情侶手牽手規劃蜜月行程……列車長梁安妮說,現在最常聽到的話是“如何辦理跨境手續”“哪裡有好吃好玩的”。
截至7月,今年東興口岸出入境人數突破500萬。鐵軌延伸的方向,正有更多故事在發生——中越建交75周年之際,又一趟列車鳴笛啟程,載著貨物與笑容,駛向合作更緊密的未來。(記者 周仕興 王瑾雯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推薦閱讀
- 評論
- 關注